2009年5月20日 星期三

一百隻猴子效應

在一九五0年代初期,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的一群科學家,在研究日本九州宮崎縣幸島上的猴子,他們給猴子一種從來沒吃過的番薯。起初那群猴子一直在觀望該不該吃那些沾滿泥巴的番薯。後來終於有一隻猴子,把番薯帶到海邊洗乾淨之後吃了。其它的猴子看到這隻猴子這樣做之後,也紛紛加以仿效。很奇妙的,當到了第一百隻猴子在模仿清洗時,卻發生驚人的變化,從來沒有學習過洗番薯的猴子,突然在一夕之間,幾乎都學會了這種新的方式;也就是說,其它不知道如何洗番薯的猴子,雖然沒有跟已經學會的猴子接觸,可是竟然也知道這個方法。更令人驚訝的!沒隔多久洗番薯的新行為,竟橫越海洋,傳到對岸大分縣高崎山的猴子,可是這兩群猴子完全沒有任何關連或接觸。

所謂「一百隻猴子效應」是指:當某種行為的數目,達到一定程度(臨界量)之後,就會超越時空的限制,而從原來的團體散布到其他地區。對組織而言,只要認同某種觀念或行為的人,達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,自然而然就會風起雲湧獲得更多人的認同、支持。這給我的省思是,有時我們會覺得某一種好的行為只有少數幾人去做,根本對這個社會來說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,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某種行為達到某種程度之後,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影響,如此我們對於好的善行要好好努力繼續維持,不要放棄,有一天也會影響更多人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